沧浪书评
当前位置: 主页 > 沧浪书评 >
沧浪书业 心灵的事业
不给孩子强加兴趣——《好天分,只是个好开始》书评
作者:焦雯 责任编辑:沧浪编辑部
书中告诉我们三个重要的内容: 首先,教育孩子请先从做人开始。其次,只有细心观察的家长才善于发现孩子的天分。最后,学会与孩子分享成功的快乐。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人生大事,至少是在中国。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的能接受良好教育,费劲心血,不惜代价,多管齐下,就是想让孩子不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苦了谁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几代中国父母纷纷投入了对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以及学领前教育活动之上,几乎没有人例外。
还记得在书中记载在古代,父辈让儿童在年幼时期的抓阄行为,就是为了发现儿童的先天优势所在,虽然不具有科学依据,但人们对孩子的先天智力开发的认知理念已经初具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父母们也常常为了发掘孩子的天赋而让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参加舞蹈、乐器、书画、心算、外语等各种兴趣特长班,许多父母认为在孩子未表现出的某种天分之前,先一步进行多种兴趣的培养,从这之间再逐渐发掘孩子在某方面特长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模式。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兴趣特长班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江南北,多种兴趣培养不仅不能成为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手段,而是成为了一把把枷锁,套在了每个孩子身上时,父母却全然不觉,甚至,美好的初衷演变成为了在同龄人之间进行攀比的资本。这种情形之下,不得不让我联想起一个朋友的5岁小侄女,她说她的最大梦想就是退休!多么让人惊恐的话啊,没有享受过童年的孩子,那么她未来的路也可能是畸形的!
但是,看到妞妞后,我不禁感叹,原来我的想法过于偏激了,现代父母培养孩子仍然有成功的典范,一方面能把童年还给孩子,另一方面仍然能够让他们充分地发挥天分,培养兴趣,快乐成长。陈老师的这本书就是一本实践性非常强的读本,在这里你看不到一板一眼的教学理论,但是字字句句中却透露出教育孩子的知识。本书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看待爸爸、妈妈和妞妞一家人,记录了妞妞在和小朋友们游戏时的快乐童谣,妞妞在“追星”遇挫时的焦虑的童谣,妞妞在大地震后向灾区小朋友们传递爱意的柔美童谣等等,以及爸爸妈妈发现妞妞与童谣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和鼓励妞妞将童谣进行到底所作的一点一滴。妞妞生活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自由却不放任,父母在一旁引导和记录着从孩子口中飞出的每一句童谣。渐渐地,在鼓励和爱中,妞妞不断成长,妞妞的童谣也不断成熟,从简单的事物叙述,到深刻的爱的表达,别看这一句句短小的童谣,无形中培养和提升了孩子的文学素养。从孩子无意识的吟唱到有思想有感情的创作,这就完成了从兴趣到特长,从天分到能力的内化过程。妞妞如今已经成了一名小记者,在儿童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童谣,并继续在这条路上渐行渐远,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小记者。
书中告诉我们三个重要的内容:
首先,教育孩子请先从做人开始。教育孩子,切不可操之过急,想尽快让孩子发挥特长、学有所成的家长,往往可能一无所获。尽管孩子在幼年时期接受能力十分强大,但孩子没有知识和文化背景,许多事情需要通过经历和回忆来慢慢理解。中国的父母往往容易走极端,一部分站在家长的角度上俯视孩子,让孩子言听计从,强迫孩子去上辅导班,却不善于和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另一部分家长却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百般顺从,物质生活过于充实,却无法让孩子在精神世界得到满足。这样的教导方法对孩子都是不利的。仅仅注重智力的开发或者放任孩子对物质的需求都是可怕的做法,没有情商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是不独立的人。
其次,只有细心观察的家长才善于发现孩子的天分。从妞妞当初的随口一吟,到她后来发表童谣,这其中大部分是妈妈的功劳。细心的妈妈从一句话中发现了妞妞的天分,并重点培养,才会有妞妞后来的成绩。若当初是个粗心的家长,不管孩子能吟诵多少句,都可能只当这是孩子在咿呀学话,并不引起多少重视,最终可能埋没了孩子的天分。
最后,学会与孩子分享成功的快乐。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值得鼓励和赞许的,不要认为孩子第二次做刚刚学会的事情没有什么可赞扬的,因为孩子学会的不是做一件事,而是学会了举一反三,而且,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分享的快乐,增加了做事的信心,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妞妞也正是这样,在每一首童谣背后都有爸爸妈妈的努力,在爸爸妈妈的引导和鼓励之下,妞妞会愈加积极地歌颂出美好的童谣,因为此时,有她的忠实粉丝----爸爸妈妈共同分享。
孩子的兴趣只是人生路上多彩的一笔,爸爸妈妈无需多加修饰,只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父母们来看陈老师的这本书,让更多的孩子们都可以和妞妞一样,有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