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语文与儿童的人文修养
作者:胡足青
责任编辑:沧浪编辑部
现在人们之所以对民国语文这么怀旧,其实骨子里可能还是带有某种对民国语文教育里那深厚的人文意识的一种眷恋与渴望。
上周六(8月6日),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了一场别有新意的图书活动,邀请了当代诗坛著名学者型诗人西渡和著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王林,与读者就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民国语文》(选粹本)所引发的如何培养儿童的人文修养一题,进行了探讨式的互动,让到场的读者们眼前一亮,直呼过瘾,临走时仍觉意犹未尽。
从去年开始,民国语文的教材热潮再度泛起,社会上关于民国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差异的探讨也开始出现。民国语文的热潮映衬着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担忧和不满,暗含着无助与无奈,探寻着求新与求变。
在西渡看来,在儿童的成长所需要接受的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如果升学考试成绩中数学按100分计算的话,语文教育的比重至少应该占到200分。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语文教育的作用除了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工具性质外,最本质的功能应该还在于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品格高低等等方面的培养与建立,说到底,就是儿童的人文修养的教育。
王林则认为,决定语文教育水准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材与教师。好的教材与好的老师,缺一不可。
现在人们之所以对民国语文这么怀旧,其实骨子里可能还是带有某种对民国语文教育里那深厚的人文意识的一种眷恋与渴望。
具有浓厚中国文化传统的民国教师们已经渐行渐远,从我们的视线逐步消失,留给我们的只有惆怅与无奈,而凝聚了民国教育精英们心血的民国教材呢,却经历着岁月洗练与沉淀之后,墨香四溢,愈加浓郁,让当代的人们开始如饮甘醴般吸吮。
民国处在中国大变革的阵痛期,中国文化面临着在一个开放世界中的种种危机与自醒;民国也中国文化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中国的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文化典籍,在那些文人的口中,象自来水一样,仍能熟极而流;民国又是文化大师大量涌现的时代。他们秉承传统文化的血脉,又深谙西方文化的精髓,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了他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眼界。
那时的学者,有在美国用英文连续写了《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等畅销书的林语堂,有拖着辫子、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等9种语言,并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工程的文化怪杰辜鸿铭,有在绘画、戏剧、诗词中极有造诣和天赋却后来出家的陈叔同,有能诗擅画、精通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的“政治和尚”苏曼殊,有在大学二年级,就为汉学家用英文写序言品评中国诗词的钱钟书。还有鲁迅、蔡元培、胡适、周作人等等,真是一个文化大师辈出的年代,他们很多人既能纯熟使用外语,又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有极深的造诣。
而在那个年代背景下熔炼出来的一些学者,能够放下身段,以他们独特的气质、知识积淀和巨大的热忱,投入到为孩子编写的教科书工作中。把他们认为最值得传播的素质和理念,殚精竭虑地、用孩子最能接受、最有效率地方式传递给孩子。
民国语文教材中那种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浓浓的人文气息,相信也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下大力气出版这个选粹本的初衷。从多达几十种之数的当时主要教材中,遴选出反映出“童心、童言、童趣”民国语文精髓的课文,反映出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展开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学的教材规律,再按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口味,编辑成一本新旧结合的读物,应该是很多读者所期待的。